好爸唔易做

有多少個爸爸常聽子女心聲?一項調查發現,九成受訪子女每日與爸爸傾談或玩耍不足半小時,只有四成人遇到困難或不開心時會向爸爸傾心事,四成半人指爸爸無主動幫助自己解決困難,主要向朋友或媽媽求助。調查結果反映在職爸爸埋首工作,缺乏親子溝通交流,導致子女不願向父親傾訴。有社工提醒為人父者,即使工作忙碌亦要盡量多抽時間與子女相處。

一家大型商場上月以街頭問卷及透過社福機構協助,成功訪問六百一十三名五歲至十八歲兒童及青少年,了解他們與父親的相處情況。雖然約七成人認為爸爸是一家之主,但遇到困難或有不開心事情時,六成人不會找爸爸吐苦水、訴心事。調查又指,只有不足兩成爸爸會主動幫助子女解決困難,大部分人因此改為向朋友、媽媽或親友求助及傾訴,一成半人更加不向任何人傾訴。

全職父為愛兒重新學藝

九成人指每日與爸爸傾談不多於半小時,當中三成人僅傾談一至十分鐘,一成半人更與爸爸「零溝通」。子女們要品嘗爸爸烹調的美食就更不容易,逾半受訪者指爸爸從不為自己煮食物,主因是爸爸工作時間長,其次是已有媽媽或家傭代勞。

儘管不少爸爸因公忘私,忽略了家庭,但亦有人用心照顧子女,並從中找到人生目標。年僅廿一歲的阿城是全職爸爸,負責照顧兩歲兒子的起居飲食,因為兒子喜歡吃麵包,激發中二輟學的他重拾書本,報讀再培訓課程學習烘焙麵包,立志做麵包師傅,親手為兒子焗製愛心麵包。

其實兒女不但是父親的工作原動力,甚至是生存的精神支柱。曾任的士司機的顧偉鴻五年前腦中風,左邊手腳癱瘓,出入要坐輪椅,所有起居飲食都要依靠家人,以致他情緒低落,萌生自殺念頭。但他眼見太太悉心照顧自己,兒子又四出尋找不同醫療方法改善自己病情,決定重新振作,積極做物理治療,如今已可自行走動。

明愛粉嶺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督導主任李簡麗貞建議,爸爸平日向子女不要過分囉唆,應享受與子女一起參與多些親子活動,增進感情,並盡量抽時間與子女相處。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