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風險評估 助找高危者

【本報訊】乙型肝炎患者是患肝硬化或肝癌高危一族,但患者勿以為服抗病毒藥便一勞永逸。中大醫學院利用肝癌風險評估,發現指數達五分以上即屬高風險者,即使正服用抗病毒藥,在五年內患肝癌風險達百分之八,比低風險者高出七個百分點。專家建議,高風險者應由現時每年做超聲波檢查一次,加密至每半年一次。

縮短超聲波輪候時間

中大醫學院肝臟護理中心主任陳力元指,乙肝病毒活躍及肝硬化的患者患肝癌風險較高,須長期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可將五年內患肝癌風險大減四成五,但最新研究顯示,即使病人持續服藥,仍有百分之四點三病人會在五年內患肝癌,需定期做肝癌普查。他指,以往所有乙肝病人要接受超聲波肝癌普查,令輪候篩查時間拖長,病人要等一至兩年才能做一次檢查。

中大醫學院在○五至一二年間,跟進一千五百多名服抗病毒藥的乙肝病人,利用一○年研發的肝癌風險評估指數,計算病人屬高或低風險,並推算他們未來五年患肝癌風險。結果發現,四成七評為五分以下,五年內患肝癌風險僅百分之零點四,屬於低風險;而五成三評為五分以上,屬於高風險,通常是患有肝硬化、年紀大、乙肝病毒量高的病人,五年內患肝癌風險平均達百分之八點一,最高更達一成二。

陳力元表示,評估指數有助醫生識別高風險病人,將醫療資源有效分配給高風險組別,「唔希望病人以為藥物係仙丹,仲有患癌風險,要定期做檢查」。中大內科及藥物學系副教授黃麗虹補充,臨床上,百分之八病人不覆診、不依時食藥,會影響食藥療效。低風險病人因藥物有效降低乙肝病毒量,可減少超聲波檢查次數,每兩年做一次便可。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