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入風雲:平買平賣

「港人港地」這概念提出來的時候,社會各界、以至一些地產業界都有不同程度的保留,也提出種種的質疑,但政府把啟德兩幅地以「港人港地」形式招標,結果收到近三十份標書。光是看這踴躍的程度,就知多受歡迎。

對「港人港地」提出的質疑,根本就是沒有道理。因為香港以前的房地產市場,就算不算是十足十的「港人港地」,也基本是本地市場,除了一些傳統的豪宅區、外國基金會買來投資收租之外,中小型的住宅,無論是投資還是自住,基本上都是以香港人為主的本地市場,只是在個人遊推行之後,大陸和香港的融合加快,人流往來增多和方便,才有愈來愈多的大陸市民來港置業,到政府出招之前,有相當比例的買家是大陸居民,所以今次「港人港地」,大概只是回復到十幾二十年前香港中小型住宅的那種市場形態,沒有甚麼特別。

對於發展商而言,當然最歡迎的是完全開放的市場,因為大陸居民有新增的購買力,而且出價也很進取,樓價應該可以推高一些,但對於一些要公開競投的地皮,大家都認為可以賣得較高價錢,所以競投也會積極進取一些。

再說,如果只是局限本地市場,出價競投時就會保守一些,地價方面會有一些折讓,這是反映了樓價的折讓,所以會出現一個貴買貴賣、平買平賣的情況。當然,整個項目的價碼,會減低一些,盈利也可能會低一點,但基本上都是生意照做,尤其是中小型發展商,更因為單位較細和面積較小,令到投資資金較小而可以加入戰團,競投當然較為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