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金:政治暗戰露端倪

酒店房間分拆出售告吹,原因是證監會介入調查,指賣方有未經許可出售投資產品之嫌。結果,賣方與證監會達成協議,取消銷售計劃,向買方全數退款兼付利息,另每名買方獲補償法律費用一萬元。

上述結局,乃不少不虞分拆出售計劃複雜而草率認購,事後卻憂心忡忡的買家樂見其成。那功勞應歸誰?直接功勞當然是證監會。但如此終局之可能發生,不能不說是因梁振英政府於事件披露伊始,即採取強硬態度所致。

況且,「與地產商唔熟」已成梁上任至今特色。若換上跟地產商關係千絲萬縷的唐英年當特首,事件能否如此終局,不得而知。但高舉「寧要地產霸權,不要共產霸權」的部分反對派政黨政客及與他們同一鼻孔出氣的傳媒,會否確認上述事實?

肯定不會,更生安白造指梁振英為「二線地產商代辦」,刻意把梁唐背後利益弄至界限含糊,繼續肆意倒梁;但實際上,此等反對派才是地產霸權代辦呢!

有大狀黨議員在分拆出售計劃告吹後即在傳媒前高談闊論,並以「崇高」法律背景扮演為市民出謀獻策角色。若出謀獻策,何不在事前而在事後?事件披露伊始,大狀黨有否深入研究有關交易,然後視之為涉嫌「非法售賣投資產品」處理?若沒有,又憑甚麼事後說三道四?

香港市民不妨思考事件始末,探究香港政治角力「暗戰」背後,藉此更確切了解部分反對派實質為誰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