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為邊境禁區的沙頭角担水坑村,自去年解禁後即成為遊客熱點。有村民發現,村內一間已停辦六年的廢置校舍去年亦被闢作糖水店,專做遊客生意。本報揭發糖水店並未領有食肆牌照,惟食環署卻聲稱查無所獲;地政總署則指校舍仍在使用當年政府簽發的「政府土地牌照」,但拒絕透露發牌條款,遭關注人士狠批黑箱作業,令公眾無從監察。
「間學校六年前殺咗校就一直荒廢,但自從條村開放之後,每逢禮拜六、日都會畀人用咗嚟賣糖水。」村民阿玲(化名)指出,村內的群雅學校原為鄉村小學,質疑廢置校舍被改為糖水店牟利的做法有欠妥善。記者採訪期間,亦有另一村民指糖水店職員不但會在校舍操場上擺檔,更會在下雨天開放校內課室供遊人使用。
食物環境衞生署網頁顯示,有關糖水店並不在「小食食肆」或「普通食肆」之列,原則上不能售賣熟食。記者曾先後兩度於假日了解,均發現校內操場擺滿桌椅及太陽傘,有職員售賣豆腐花、綠豆沙、綠豆餅等小食。店內、外則掛有標示,臚列食物售價。
食環署發言人表示,接獲本報轉介後曾派員巡查,並無發現有人經營無牌糖水店,只發現有人售賣預先包裝食物。發言人強調,當局已警告經營者不得非法經營食物業處所,否則會被檢控。
地政總署發言人則證實學校於○六年停辦,校舍土地仍在使用七九年政府簽發予「群雅學校」的政府土地牌照。不過,發言人卻稱,未得有關人士同意下,當局不便公開牌照條款,只稱該署去年底已接獲相關查詢,曾先後派員到場視察,但並無發現有人售賣糖水或違反政府土地牌照。
「大家都睇到嘅嘢,有乜理由食環同地政署會睇唔到?」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委員王國興直斥部門執法有欠嚴謹,要求署方積極跟進個案,一旦證實食肆無牌便應即時取締,保障市民健康。
房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姚松炎則認為,在上述個案中,地政署的做法明顯透明度不足,令公眾無從監察土地是否有效地運用。姚承認土地牌照條款每每不盡相同,但批予公用設施的土地牌照被用作牟利用途,情況則較為罕見及異於尋常。「政府好多時都唔當土地係市民嘅,只當啲地係政府嘅。其實我哋一直建議,土地應該被視為市民資產,市民有權知道土地嘅使用有冇唔合法!」
記者:林松澧、詹海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