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者沈大偉教授所著《中國走向全球》一書,絕大部分的篇幅分析中國在各個領域的全球影響力。
老美始終有自大狂,即使中國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並且是唯一有可能對美國主導全球的超級大國地位構成挑戰的國家。沈大偉指,外交方面,中國是一個被動回應型的孤立國家,缺乏真正的盟友;最近連北韓的金正恩也不把中國看在眼裏確是明證。至於在安全防衞領域,他指中國不像美國那樣擁有全球範圍內的軍事基地網絡以及盟國,中國甚至未在自身所處區域建立主導地位。
中國要走向全球,道路無疑相當難行,尤其在「軟實力」方面,亦即對全球文化潮流的影響微乎其微,這方面沈大偉倒分析得有道理。
然而,英國《金融時報》對沈大偉書中所論不盡苟同,指沈書用一幅靜止的圖描繪急劇變化的國際形勢之虞。隨着中國佔全球經濟的比重日益加大,她在軍事、文化和外交的影響也會增加。
英國媒體的評論,畢竟比較中肯,國家窮,自然不會產生甚麼「軟實力」。硬實力方面,中國軍費開支增長百分比達到驚人的兩位數,反觀美國則要削減軍費以應付龐大的財赤與國債。
事實上,中國的領導人也看到當今的社會矛盾與困境,尤其是貪腐的積弊,過百萬的裸官不老老實實的整治,確會「亡黨亡國」。領導人亦深明經濟沒有可能永遠高速增長,而要「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政府就要過緊日子」,說易行難,若然國家養着一大班貪官,三公消費沒有落實監管,取消特權,令百姓切實感到社會的公平公正,那麼再多的動聽報告、口號,確無助中國走向全球,中國夢永遠遙不可及,移民歐美的炎黃子孫,有夢,也只會是六朝舊事隨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