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頭工潮「曲終人未散」,所帶來的影響異常深遠。資方要提升人性化管理的水平,外判制度亦面臨改革,三大集團工會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複雜,暗中角力或會變得更加激烈,工人的就業前景則有欠明朗。至於政府,應該全面檢討介入勞資糾紛的預警機制及力度評估。
據報道,仍有頗多復工工友未能開工,在家等外判商的電話通知,而外判商高寶結業後,大部分機手仍然未有着落。勞工處可以做的事有限,只能扮演轉介人的角色,工友對就業前景看淡,謀求轉行者的人數正在上升。
碼頭工人憂慮行業前景,其來有自。貨櫃業走下坡乃不爭的事實,未來葵涌九個碼頭提升自動化水平以減少人手,進一步控制好營運成本,勢在必行,低技術工種的人手被逐步淘汰,是可以預期的事。
早前,HIT的發言人披露,公司早已引入高科技的先進操作系統,目前已有四台遙控吊機在調試之中,未來將陸續裝備到各個碼頭,相信只是時間問題而已。碼頭各工種難以吸引年輕人入行,人手老化至為明顯,自動化程度逐步提升,實在是大勢所趨。
有評論認為,隨着粵港融合速度愈來愈快,在深港關係愈趨緊密的情況下,葵涌碼頭與深圳鹽田及蛇口的互相合作,互補不足,或會進一步衝擊到本港的物流業。圍繞珠三角地區以及香港的物流圈進行結構性的整合,將是未來發展的新方向。特區政府與深圳市政府之間應加強溝通,創造雙贏,避免惡性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