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子仁丸」解便秘

都市病便秘困擾一成四港人,惟西藥療效稍欠理想,甚或造成肚脹、腹瀉、多屁等副作用,苦無根治良方。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及中文大學消化疾病研究所合作研究證實,經典中藥複方「麻子仁丸」於緩解便秘及自我定期排便成效俱佳,亦沒有明顯副作用。有關複方只適用於治療熱底的「實證便秘」人士。研究團隊將展開進階性臨床研究,進一步以西藥對照麻子仁丸療效,正招募約三百名患者參加。

麻子仁丸為漢代流傳至今的傳統複方,由火麻仁、芍藥、枳實、大黃、厚樸及杏仁合成,主要用作清熱潤腸,以調理體質着手,有效治療便秘。據浸大及中大於一○年進行臨床研究,有一百廿名患者參與,結果顯示,麻子仁丸比安慰劑有效率高逾三倍,分別為四成三及少於一成。患者服用麻子仁丸後排便暢通,停藥後兩個月仍然見效,相對於西藥僅一個月後便已打回原形,其持續性更為可靠。

主治熱底患者

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卞兆祥教授表示,複方麻子仁丸只適用於實證便秘,即多為熱底,並有口乾、面紅、長暗瘡等徵狀,無助虛證便秘,體質需中醫師確診方能作準。

卞兆祥又警告市民勿自行在外配藥,必須經中醫診治及配藥。

中文大學消化疾病研究所胡志遠教授表示,正常人由進食至排便平均需時兩至三天,糞便會按先後自然排出,宿便積聚無醫學根據。大部分便秘者是功能性便秘,由於腸道神經敏感度低及蠕動緩慢,令每周排便少於三次,且排便不順,量少並呈硬狀。有整月無便者更因長期「肚脹谷住」而導致食欲不振、胃口大減,嚴重者亦增嘔吐機會。便秘者因不能宣之於口,生活質素降低,可能引致焦慮、抑鬱等情緒疾病。

胡建議,從生活習慣入手改善,多進食高纖維性食物、吸收充足水分及進行適量運動;卞兆祥則鼓勵飲食清淡,因過量進食煎炸食物會令便秘嚴重化。

研究團隊最近再獲政府資助逾百萬元,展開進階性臨床研究,進一步以西藥對照麻子仁丸療效,正招募約三百名十八至六十五歲沒有嚴重病患,並有排便困難(每周少於三次)者,參加為期十八星期臨床試驗,所有藥物及檢驗費全免。查詢電話34112051。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