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獲撥款助學生融合

本港大學近年取錄內地生比例漸增,校園不時泛現中港矛盾。教育資助委員會為了協助院校加強國際化及與內地的聯繫,未來兩年向八大撥款二千萬元,並邀請院校撥款一千萬元作配對申請,撥款將用於推動各地學生融合計劃,紓緩各地學生文化差異。有院校承認除非本地生增加,中港以至海外生近年融合情況不理想,有意申請計劃,以加強各地學生凝聚。

大學近年積極打造國際化,但非本地生比例依然以內地生為主,文化差異容易在校園內衍生一定程度的中港矛盾。為協助院校加強國際化及與內地聯繫,教資會未來兩年預留二千萬元,並邀請院校撥款一千萬元,讓院校以配對申請撥款,包括用作推動不同地方學生融合的計劃,以及利用撥款在國際博覽會或會議中設置香港館,打造知名品牌。教資會主席鄭維新承認大學難以避免出現中港矛盾,各地文化差異需加強溝通,「放學、食飯、睇戲用廣東話、英文定普通話溝通都係一個問題」。

鼓勵多推英語活動

香港大學教務長韋永庚歡迎新撥款,表示隨內地生以及海外生數目增加,不同地方的學生容易自行「埋堆」,希望撥款有助鼓勵學生會推動更多英文為主的活動,讓各地學生更易聚集溝通。

另外,教資會轄下財務工作小組昨公布已完成檢討工作,了解八大有否利用公帑補貼自資活動。財務工作小組召集人雷添良指,過去兩年透過問卷向八大索取資料,並約見院校高層商討跟進,但未有審核院校過往帳目,亦無發現院校財務管治有重大問題。

小組建議院校增加財務報表透明度,如使用分部報告將公帑資助及非公帑資助的部分清晰列出,亦建議各院校在計算各自資活動成本時,採用一致計算方法及準則,包括將員工福利、研究及學術活動的成本納入教職員成本回收的計算中,預計在九月前發表相關報告。

同時,為支援院校推新教學法、課程發展等,教資會未來兩年亦額外預留五千萬元,亦邀請大學撥款二千五百萬元,用作推動教學轉變及革新。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