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外判制度多缺陷

五一勞動節大遊行過後,碼頭工會及罷工工人的注意力將聚焦於與資方的談判,是可以預期的事。碼頭工潮之長已經是一項新紀錄,○七年的紮鐵工潮也不過是三十六日,可以說得上是光榮載入史冊。

媒體報道的熱點近日已逐步淡出,輿論的關注亦明顯弱化,政界與工運界中人亦揣測勞資雙方達成共識的時間應該相去不遠了。勞資雙方的底線已見鬆動,儘管勞方的激烈口號還在喊,但口號終歸口號,重回談判桌務實與資方磋商乃勢所難免。

即使工潮最終落幕,作為工友不滿的外判制度會否有所改變,值得重視。

工會早前要求復工之後的新合約,應該有更加詳盡的明文保障工人的工作條件與環境,尤其是食飯及休息時間以至職安健範圍的合理安排,薪酬加幅只是談判內容的部分而已。

今次工潮的起因,從制度的層面講,在於外判商屬下的工人在收入、工時及福利等各方面皆被歧視,與HIT的直屬工人相距甚遠,再次暴露出外判制度的種種弊端,值得社會關注。

全球經濟一體化之下,競爭超激烈,企業為追求利潤最大化,生產過程分工愈益精細,工序可外判,達到靈活且有彈性,令成本得以控制。

從種種迹象可見,碼頭工潮凸顯外判工作無保障,HIT堅稱自己非資方,法律上毋須為外判工人承擔責任,可見處於生產鏈最底端的外判工其處境之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