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勞動節前夕,習近平「看望了全國各條戰線、各個行業、各個時期的勞動模範代表」,和他們座談。這些勞模中最出名的「風雲人物」是當年「全國學大寨」的郭鳳蓮,她如今已經六十八歲。當年她是大寨大隊「鐵姑娘隊隊長」,後來從當了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的陳永貴手裏接下大寨大隊黨支部書記,如今她還是黨支部書記。不過,「大寨」這面「紅旗」早就倒下了——被鄧小平推行改革開放、實施「承包制」時給砍倒了。
陳永貴是「老勞模」,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在人民公社體制下帶領村民「戰天鬥地」、「自力更生」,整治窮山惡水,令「農村面貌煥然一新」,被樹為「先進典型」而宣揚。毛皇帝抓住這個典型,大筆一揮「農業學大寨」,立刻風起雷動,全國響應,國家向大寨巨額投資,把那裏「建設」成新中國的農村樂園。為了方便各地參觀,國家又為大寨修鐵路、修公路,甚至要在距其不遠的山西省昔陽縣建機場。陳永貴更步步高陞,很快進了中央擔任要職。
改革開放後,《人民日報》發表調查報告,揭露大寨弄虛作假,是「假典型」,陳永貴也被揭發有「歷史問題」,在「文革中整人」。陳永貴和胡耀邦拍桌子對罵,後來被趕下台,鬱鬱寡歡,病死北京。生前中央不讓他返回大寨,死後特批將骨灰葬在大寨虎頭山,對此,「大寨人傷透了心」。
今次習近平見到郭鳳蓮說,一九七四年我也做大隊黨支部書記,當時縣裏組織到大寨參觀,我也報名了,結果臨時有事沒去成,有機會我會去看一看,看看我國農村發生的巨大變化。習近平不久前說,不能把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後的社會主義事業互相對立和否定。
習的這番「大寨感言」應是對上述觀點的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