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經濟發展面臨挑戰,無法突破瓶頸,不能有效地從谷底回升,終有了「悶經濟」的名詞來形容台灣經濟的現狀。台灣如何來解救「悶經濟」,就應認清台灣的優勢,發揮專長,現全球金融風暴未止息,中國經濟發展的遲緩,慌了台灣的產業。
有學者提出,台灣經濟要解悶,應憑着本身的國際比較優勢,建立發展成為歐美、東南亞、日本等企業發展中國市場的專業跳板中心。
台灣今日擁有的最大優勢是兩岸關係,簽訂了ECFA讓兩岸的經貿得以深化,但不能因此沉醉在兩岸的開放與ECFA的實施,而是應尋求如何利用ECFA優勢來建立台灣經濟架構的品牌,例如日本的企業界就赴台灣開創新的渠道,以台灣ECFA之地位優勢進入中國大陸。
由此可見,國際發展趨勢均與中國市場有關,台灣也應以中國市場為本,使歐美、東南亞將台灣納入進入中國的專業跳板,台灣的功能才得以發揮。
中國大陸本身也需要國際化內涵來促進內需經濟,此發展趨勢有助於台灣成為國際企業發展中國市場的跳板機會。
由於中國企業的國際化、商業化經驗不足,台灣協助中國產業了解國際化的經驗,可以有效作為技術、商業創新發展中國市場的先導跳板,因之台灣可有雙重的作用。在金融風暴下,歐洲企業覬覦中國龐大的外匯存底及十三億人口的市場潛力,都願進軍中國大陸以求雙贏,台灣若能認識國際發展趨勢,可發揮台灣獨特的作用。
台灣以中國文化底蘊,可以連結中國大陸的企業,創造屬於中國人的發展模式。台灣內部的經濟若不對外開放,不走向大陸,不能成為國際企業發展中國市場的專業跳板,台灣的經濟仍只有一個「悶」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