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CY不爭氣北京布局會落空

《基本法》雖然規定了香港行政長官「最終」由普選產生,但因為是「一國兩制」的框架,特首要由中央任命,這個「普選」產生的行政長官也將有別於「獨立國家」的行政首長的普選產生,必須經中央「先過過手」。因此,《基本法》規定了,成立選舉委員會這樣的「篩選」、「預選」機制,首先由他們選出中央可以接受、任命的候選人,再提交社會,由選民一人一票選出。

施政能力 一瀉如注

中央的這個設計當然十分穩陣、保險,既能「最終落實普選」,又不會失控。為了做好這方面的「開局」並行之久遠,中央特別重視二○一七年的首位「普選特首」的產生。如果二○一二年「最後」一位「小圈子」選出的特首能在一七年也在「普選」中連任,那麼北京根據《基本法》在香港推行的民主和普選「流程」及結果就相當完善也。「小圈子」選出的特首和「普選」產生的特首集於一人,兩屆十年的施政當然也會暢順很多,且能為今後繼續由「愛國愛港」的建制派中人當選特首打下良好基礎。

這位「承前啟後」、「擔當大任」的人,朝廷選中了梁振英,對他寄予厚望。朝廷以這樣的「戰略安排、戰略目標」為考慮,梁振英當年在朝廷那裏淘汰掉了唐英年是必然的。因為實現上述戰略目標,當上特首者的民望和能力是最重要的。

不過,中央還是有些失算,在競選特首時「民望」和「能力」皆顯不俗、像那麼回事的梁振英當上特首,開始施政後就一瀉如注,判若兩人。政治、經濟、民生、社會、中港兩地關係、組班、用人等無一樣處理得好。北京和港人最初認為,梁振英剛剛上台,情況不熟悉,班子未健全、難免手腳施展不開,決斷不中繩墨,甚至會走進誤區。

然而十個月過去,多件重要之事的處理以及施政報告、財政預算案的公布,都讓人看到梁振英的施政能力遠不能和他的「競選能力」相比。更可悲的是,他還始終自我感覺良好,固執、驕傲、剛愎自用如故。對必會發生的危險、危機,對已經相當強烈的民怨民憤掉以輕心,甚至完全把握不到社會脈象。

中央重拳 自己表態

對於梁振英的低民望、低能力,朝廷十分焦慮揪心,這樣下去,北京在政改和二○一七年普選特首上的「戰略部署」就有可能受挫甚至失敗。香江反對派也已看到了這樣的「機遇」,提前發動攻勢,推出「佔領中環」和成立「爭取真普選聯盟」,從兩條戰線夾擊梁政府。

因為有「推行國民教育科」慘敗的教訓,梁政府已經成了驚弓之鳥。北京更是知道以梁振英的能力和低殘的民望,根本頂不住反對派的攻勢,於是只好自己「挺身而出」。朝廷三位大臣同時現身發起反擊,亮出底牌,「把話說狠」,點名道姓狠批反對派兩位頭面人物,表明這等人物不能當特首,不能「參加普選」,這樣的人必須在普選前「篩選」出局。朝廷重拳出擊,是要警告「佔領中環」無論搞成甚麼樣子、甚麼規模、怎樣收場,都不能改變中央的政改底線,都不能讓「對抗中央的人當特首」,讓「佔領中環」知難而退,搞不起來。

中央表態後,建制派輿論鋪天蓋地,他們自己搞的民調也似乎在支持「佔領中環」不能成勢的預期。於是,梁振英政府又自我感覺良好,不斷對外放出樂觀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