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港鐵新票價機制未觸核心問題

上星期政府宣布和港鐵達成協議,新的票價可加可減機制會在今年實施,五年後檢討。在新機制下,港鐵會在生產力上回饋乘客多了半個百分點,所以今年票價加幅會由百分之三點二,下調至百分之二點七,在這方面市民是「享受」到一個較小的加幅。

劣評如潮 罰則過低

對這個機制,不少評論劣評如潮,例如機制沒有限制港鐵的盈利,又或是沒有收納一些意見,諸如要求港鐵加價要經政府或是立法會審批,又或是沒有設立票價穩定基金;至於對港鐵引入的罰款制度,又是一輪負面批評,例如沒有足夠的懲處,又或是罰則過低等等,總之新機制出台就遇上不少批評,這就是香港公共政策的特色。

平情而言,在公布新機制之前是有不少意見,而且不少意見都是年復年的提出,故此,形成了一種期望,就是社會會認為這些意見已是共識,當新機制沒有對這些意見採納,自然會惹來不滿。可是一個實際困難是,新機制不可能滿足所有意見,因為在制訂一個票價機制時要考慮的層面是多元的,根本不可能接納所有意見,所以在定義上新機制不可能滿足所有意見,也注定新機制出台後會遇上批評的聲音。傳媒一窩蜂去找機制上的不足乃應有之義,卻忘了機制上的進步,對了解港鐵票價這老問題幫助不高。

從一個較務實的角度看,所有改變都很難一步到位,很多時只能按部就班,尤其是涉及眾多持份者利益的時候,這個改變就更要小心翼翼,以前港鐵的加價申請並沒有多大的爭議,原因是當港鐵還是政府全資擁有時,政府自然在加價上審慎行事。到了港鐵上市後,由於那時經濟環境不好,所以港鐵也沒有怎樣的加價,反之是要求港鐵減價之聲不絕,在港鐵成功合併兩鐵時,才推出票價可加可減機制,並在引入之前減價百分之十左右。

回應訴求 進步不多

筆者說出了這些背景,旨在說明港鐵在票價上一直都是動態發展,而這種動態表現,會加大了票價更改的難度,因為眾多持份者的利益不一致,而滿足所有持份者根本不可能,但若是只滿足一個特定群體的利益又不可以,所以從任何角度看,港鐵新機制不可能盡如人意,批評之聲在談判開始之時已經幾可斷言。

現在所謂的不滿,是否代表新機制一無是處,又或是代表一個深層次的困難,不是三言兩語可說清楚。站在港鐵的角度看,新機制是有所妥協,在票價加幅上設立了上限,而且又在生產力回饋上加大,理由是參考了其在另外一些業務上的收入,若從這方面分析,不可以說政府沒有參考民間的意見。而且港鐵是上市的企業,作為上市企業是有獲利的權利,市民也不可以要求港鐵做虧本生意。

從以上層面看,儘管港鐵的讓步不算太多,但也是一個進步,總比以前的機制好一些,且票價加幅以市民入息中位數上升百分比為限,無疑考慮了市民的承擔能力;至於容許港鐵可以保留加價幅度待日後追加,則是要平衡雙方利益,在理念上可以接受,只是一說到加價,則無論理念上有多少的理據,都不會受歡迎。其實新機制回應了一些訴求,也是一種妥協。新機制始終沒辦法觸及問題的核心,就是票價只是一個現象,真正的問題在港鐵的定位上,因為不管新機制的進步如何,人們還是覺得港鐵做得不夠,主因是港鐵在民間印象中要肩負福利而不是賺取盈利,這個問題一日無法解決,港鐵加價只好年復年的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