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配逾十次 120個公屋無人吼

【本報訊】樓價熾熱,不少較少人問津的私樓凶宅單位亦有價有市,但部分曾發生「不愉快事件」的公屋單位,依然難逃宿命長期空置。政府就本年度預算案提交立法會的補充文件指出,截至今年三月底,約有四千一百個公屋單位空置,當中約二千四百個為新落成或預留作特定用途,其餘約一千七百個均曾編配給輪候公屋人士,但最後遭到拒絕,其中一百二十個單位更被連續拒絕十次或以上,有一個單位更被拒絕超過五十次。

遭種族歧視 多涉中國人

政府解釋,部分公屋單位長期不受歡迎,主因是單位位處的區分或樓層欠佳、樓齡較高、或曾發生「不愉快事件」有關。

文件又指出,自《種族歧視條例》於○九年實施以來,平等機會委員會共接獲近二百宗相關投訴,當中最多投訴的族群原來並非少數族裔,而是來自佔本港人口絕大多數的「中國人」,共有五十四宗,佔整體投訴接近三成,其餘較多投訴的依次為巴基斯坦人、印度人及菲律賓人,分別有四十、廿八及十四宗,其他族裔人士的投訴則全部少於十宗。

另外,漁農自然護理署發出俗稱「晶片」的狗隻牌照數目,在過去五年持續上升,由○八年的近五萬四千個,升至去年的逾六萬五千個,但若扣除純粹「續牌」的數字,每年的新發晶片數目則逐年輕微減少,同期遭署方人道毀滅的貓狗,亦由○八年的一萬四千隻,下降一半至去年的七千六百多隻,某程度反映市民減少購買全新狗隻飼養,多了領養被遺棄的貓狗。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