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情:政治解碼:國教挫敗 政改更硬

行政會議召集人林煥光說,國民教育開科觸礁,北京所受的挫折比港府更大。林煥光是夠資格談國教風波的,當時身為梁振英內閣重臣的他就多番發表「異見」,長泛民志氣,滅港府威風,在事件中發揮的隱性力量的確不容小覷。

令人費解的是,身為特區政府重員,林煥光左一句北京,右一句北京,不知還以為中英談判時期的鐵娘子戴卓爾夫人在講話。北京聽在耳裏,挫折感或者不下於國教折翼。

其實,論到國教爛尾,北京何止感到挫折,感到錯愕。一項醞釀經年的新政,已到啟動一刻了,突然說推倒就推倒,香港施政究竟由誰話事?眾所周知,國教折翼原因複雜,包括港府弱勢、教材惹火,以及中港矛盾激化等,但在北京眼中,這些都不過是次要因素而已,反對勢力騎劫民間力量才是主因。國教風波儼如廿三條翻版,形勢兵敗如山倒後,北大人才猛然驚覺,原來○三年以來一切的工夫都是白費,每到涉及國家層面的重大角力,反對力量總是佔盡上風,能不驚懼?

事實上,國教一役對北京的影響,已非情感上好不好受這麼簡單,而是直接影響對香港問題的判斷。例如「佔領中環」,北京就斷定是政改版的「國教風波」。不同的是,國教的革命舞台在政府總部,這次卻是整個中環,規模更大,衝擊更猛,對立更尖銳。從這個角度,就知北京對佔中有多敵視了,國教挫敗了,政改更不能退,這是政治賭枱上的心理反射。

佔中行動蓄勢待爆,林煥光此時重提國教,勾起反對人士凱旋一幕,事有湊巧還是另有用意?林煥光說,香港人須維護香港核心價值,不應只作為中國其中一個城市,而是要成為中國一個不同的城市,又重提港人對抗貪污的光輝歷史,勇於以遊行抗議等方式表達不滿。把這段演詞換上今日香港的舞台,應該又可以發揮不少隱性力量了。

王俞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