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魚為港食水「測菌」

【本報訊】水務署發現體積如硬幣大小的斑馬魚,能快速及準確偵測水中有害物質,半年前率先「徵召」首批斑馬魚在上水濾水廠「服役」,全天候監測輸港東江水及船灣淡水湖水質。該署特製魚缸裝放入五條斑馬魚,配以高速攝錄機廿四小時監測,一旦發現斑馬魚行為異常或死亡就代表水質有問題,隨即啟動警戒系統,自動抽取不同時段的水樣本檢測處理,確保市民飲用的食水符合世衞標準。

基因九成似人體

水務署水質科學部耗資約五十萬元研發出該套生物感應預警系統,分為「斑馬魚水質監察系統」和「生物發光測試技術」。該署水務化驗師鄭清文指,「生物發光測試技術」採用俗稱「發光菌」費希爾多弧菌測試,可在一個小時內快速甄別逾千種水中有害物質,但長期監測成本高成效未如理想。

不過,斑馬魚對水中污染物高度敏感,與人體基因接近九成相似,近年廣泛應用於人類疾病及遺傳學研究。水務化驗師鄧其禮則解釋,斑馬魚全天候監測水質,配合「發光菌」快速測試食水毒性,可在一個小時內偵測和處理食水問題。他強調,濾水廠處理食水需時約三個小時,一旦發現問題食水,系統可啟動截水機制,確保所有食水是安全。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