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鐵路改革欠完善

今次人大會議通過國務院機構改革,其中取消鐵道部,在交通運輸部內成立國家鐵路局以承擔原鐵道部的政府功能,另外成立鐵路總公司接手鐵道部原來的所有部門與企業的工作;鐵路總公司定為部級國有企業,原部長擔任總公司的總經理。原來鐵道部的資產、債權全部轉移到總公司。這樣的改變媒體稱之為大部制改革,也是鐵路系統政(府)企(業)分開的改革。但是,鐵路系統不同一般的生產或服務企業,並不能簡單的企業化,乃至私有化便可解決管理與發展的問題。

日本的國有鐵路改革始因是虧損,但虧損的部分原因是鐵路有公益因素,窮鄉僻壤即使經營虧損仍要開通鐵路班次;英國鐵路私有化改革的結果是意外頻生,效率下降,不準時成了常態。中國鐵路事實上沒有像日、英兩國鐵路那樣經營困難,發展停滯,反而高鐵擴張帶來中國鐵路的大發展。改革似乎是出於政治意識形態多於實際需要。但今次改革似乎過於匆忙,全無完善的改革改組方案,或許是溫家寶退休前勉強執行的結果。

改革後最大的問題是,部級的鐵路總公司怎樣可由局級(或副部級)國家鐵路局(原鐵道部副部長出任局長)管?其次是鐵路系統不變,鐵路總公司實際便是企業化後的鐵道部,權限減少不多,且總公司難企業化,理由不單是鐵路的公益性質,不能以利潤掛帥,更重要是龐大的數以萬億計的建設債務和部省合作協議由總公司承擔,便與鐵道部原來的情況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