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創造就業機會

近來股市翻騰,台灣民眾期待景氣隨之到來,但不少失業的人仍在寒風中顫抖。

景氣還要冷多久,這是台灣人心中極大的問號,台勞委會公布今年第一季人力需求調查,就業市場需求創下三年半以來的新低,需求人力僅兩萬六千多人,連續十四季下滑,人力需求也出現負數,房地產業也因受到實價登錄和內需停滯而出現裁員情況。

今年第一季人力需求創金融海嘯過後新低,且服務業在這波景氣寒冬中受波及最大,不管是與上期或是去年同期相較,需求減少的幅度最大。

台灣的經濟不景氣實有內外的因素,企業為求降低成本紛紛外移,不管西進或南進為企業追尋另一片天,隨着企業的外移,台灣的勞工也就減少了就業機會,因此儘管有關經濟景氣的數字回升,但民眾感受不到,所以政府努力地希望大陸的台商回流,再生根於台灣,早幾年開始提出「鮭魚回流」的政策,雖有台商響應,但只是部分業務轉移,此乃不願將所有雞蛋放在同一籃子的策略考量,因之未能起巨大的作用。

民眾收入沒有增加,只好減少消費,進而衝擊服務業就業市場,這波景氣寒冬雖沒有金融海嘯慘烈,但拖得很長,直至目前都無法感受到復甦迹象,以致企業人力需求萎縮。

最近台股轉好,但一般民眾還是勒緊褲帶過生活,單就台灣消費者的生活狀況分析,雖然股市好轉,但未改善民眾對未來經濟前景的憂慮,民眾對未來經濟最大的憂慮是「失業和就業情況無法改善」。

馬政府的政策過於謹慎保守,若能開放陸資赴台灣投資,創造就業機會,就可搞活台灣經濟的一潭死水。開放的政策才能救經濟,不願與時俱進,台灣的經濟難有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