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財政司司長未有盡責

梁振英新政府的首份財政預算案,與前任的五份比較,並無分別,即繼續大量派糖及設立形形色色的基金,通過投資回報來支付各項公共服務。曾俊華作為新舊政府的財政司司長,以其一貫保守的風格,所謂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進一步把預算案的制訂公式化。

曾俊華強調制訂預算案的原則,是遵從「政策主導、財政配合」的框架,以財政安排來配合政策;換言之,除非政府有明確定位的政策,否則預算案只能繼續做小修小補、派糖潤喉的工作。

曾俊華的表白,說明前任曾蔭權政府的施政其實沒有具體而清晰的政策取向,因此過去五年,預算案均以一次性的紓困措施作為考量的重點,而有關政策的部分,則按照通脹與服務使用量作增量調整,如此簡單就可以完成每年的工作,難怪輿論批評財政司司長這份工不難做。

市民擔心年年派糖,卻看不到政府有何良策應對促進新產業發展,推動教育質素提升,以及人口急劇老化的挑戰,特首與財政司司長責無旁貸,要盡快提出政策性的方向與財政安排的協調,才能增加公眾對政府的信心。

有趣的是,正如曾俊華所言,長遠看,隨着人口老化,所謂「生之者寡,食之者眾」,公共開支無可避免將面對入不敷支的危機,因此稅制改革以拓寬稅基刻不容緩,這與公共政策並無直接關聯,而是財政司司長義不容辭的工作,但曾俊華卻無意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