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青雲路上多坎坷

江宜樺是台灣半個世紀以來最年輕的閣揆。他只有五年多的從政經驗,便平步青雲至行政院長。他自比是「具有儒家精神的現代知識分子」,不是傳統的公務員與國民黨員,不再拘泥框架與規範,有較大靈活性,讓外界充滿想像空間。

江宜樺生長的世代,正值台灣民主化的歷程,他堅持追求「自由、民主」,讓他充滿自由主義的色彩。然而,在龍爭虎鬥的政壇,作為一個自由主義者,江宜樺如何去堅持理念,抗衡官僚體系的舊習?更有人期待江宜樺可為國民黨注入一些理念與目標。歸根究柢,對於諸多探索的課題以至振衰起敝,才是馬英九重用江宜樺最重要之目的。江宜樺原為國民黨的局外人,現在進入體制承擔成敗,可見馬英九的諸多寵愛集於他一身,社會諸多期盼也都落於他的肩膀,從上任的這天開始便無法逃避。

輿論認為江宜樺是「小馬英九」,但又期待他的魄力超越馬英九。學政治的江宜樺能否將所學的政治理論化為實際,大刀闊斧地向改革的道路繼續前進?一般認為,江宜樺的政治學背景要比學法律的馬英九更有協調能力,期待江內閣能帶領台灣走出政治亂局,並堅持對的政策,交出漂亮的成績單。

前車可鑑,當前政府最大的教訓是為政者必須掌握主動,如果一味跟隨敵營的戰鼓起舞,勢必使自己陷於頹勢,難有成就。馬英九政府推動改革,難免有陣痛,如戴卓爾夫人在改革英國國營事業時,也遇上極大反彈乃至罷工抗議,現在卻令英國人懷念不已,因為她不為己身着想,不隨民粹起舞,走自己認為應該走的路。不過,在台灣政壇,這樣的路走來十分艱辛,希望江宜樺不致誤闖政治叢林,成為另一個快速折損的官員,青雲路上多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