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投資公營醫療

若香港政府有錢,還可有一個重要的投資重心,就是醫療。回歸後,香港官僚採取當年英國戴卓爾夫人政府的政策,用公營醫療服務的排長龍等候來減少使用公營服務的病人,目的是為了削減醫療經費。這不是火中取栗,而是對中下收入群,特別是老年病者,落井下石。

當時的理由是要讓私營醫療部門發展,但為甚麼要以削減公營服務為前提呢?私營醫療按市場原則經營,要面對競爭,不能由政府把病人趕到市場去照顧其牟利經營,前殖民地官僚的做法實際已有官商勾結、利益輸送之嫌。

近年,內地病者(包括孕婦)需求擴大,香港私營醫院已有人滿之患,實在不需要也不應該由政府用「官退民進」的方法照顧。政府撥地建新私家醫院,卻看不到私營部門的興趣,反而有報道說政府低價撥地,私家醫院卻把部分土地建豪宅牟利。這些私家醫院利字掛帥,沒有多少社會道德責任,我們為甚麼要讓政府特別照顧它們,以致犧牲公營醫療部門的效益?

香港公營醫療部門患人手不足,原因是需求增加,但經費沒有按比例增加,過往更是減少,近年才因醫療事故多被迫增加。公營醫療部門應該是救病扶危,面向最大多數的市民群眾。一人有病有傷,牽連幾個家庭,社會成本極高,不能用自由經濟單計算個人成本。若政府肯進一步在公營醫療服務方面付出,增建、擴建、重建醫院,可望對社會帶來巨大效益,也可推動醫療診斷、技術、設備等發展,形成新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