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入風雲:結構性盈餘

九七回歸之後,政府赤字連年,最初的一兩年還不以為意,但再過一兩年,政府開始心驚,轉為緊縮開支,因而付出沉重政治代價。政府對這後果心知肚明,但面對每年都出現的財政赤字,得出的結論就是香港已經有結構性赤字,不進行結構性的改革調整,香港永遠無法轉虧為盈。但到了今天,我們面對的正好是另一個景象,每年都有盈餘,而且是一千幾百億的大數目,稱之為結構性盈餘,也不為過。

事情不可以孤立來看,裏面一定有前因後果。現時的結構性盈餘,主要是十年前為應對結構性赤字,制訂了一套財政原則和紀律,首先大幅壓縮公務員的編制,通過自願離職、退休和外判的途徑,削減了幾萬個公務員,並且把經常性開支定在本地生產值的兩成以下,嚴格控制經常性開支,以消滅經常性赤字。這是最直接有效的財政措施,但更重要的是加快和內地經濟融合,讓香港經濟恢復增長和轉型。

稅收靠經濟活動,回歸後的赤字,成因有二:一是九七年前加大了開支,二是回歸之後經濟衰退收縮,而令到收入減少。到○三年反轉過來,經濟增長令稅收增加,而財政紀律又壓低政府開支,這個財政紀律,把開支跟生產值掛鈎,但香港的稅收增幅又比生產值增幅大,如此這般,就造成年年幾百億元的盈餘!

財政紀律是必要的,有穩當的盈餘也是必要的,在大原則上不必爭拗,只需針對性地去做一些檢討,例如可以檢討那生產值兩成的指標,適度加大經常性開支,而不必年年派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