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天主教會在二十世紀自由開放、個人主義高漲的社會氣氛下江河日下。六二年,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召開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推動革新,不但未收預期效果,更加速教會衰落。
革新無功,改由若望保祿二世及其繼任人、即將退位的本篤十六世,兩位保守派先後掌舵,以重拾綱紀,捍衞「天主絕對權威」。然而,天主教會在北半球富裕地區頹勢依然,信眾人數繼續萎縮,要靠在非洲及南美的增長力挽狂瀾。
本篤十六世年輕時曾是改革派,七十年代在德國蒂賓根大學任教神學,置身當時熾熱衝擊建制的全球學生運動之中。他的學生質疑新約聖經是「騙局」,甚至指耶穌受死的十字架是「自虐狂把榮耀加諸痛苦之上」。
觸目驚心的事態令這神學教授確信有一股勢力欲透過摧毀天主教會,建立新的左派極權,故須嚴守教義與之抗衡,以捍衞「天主絕對權威」, 改革派自此轉投保守路線。本篤十六世在教士狎童醜聞愈鬧愈大之際即位,未享「蜜月期」,便要面對「天主絕對權威」與「俗世訴求」之間取捨的嚴峻考驗。
俗世要求把犯事者繩之以法,教會道歉賠償、承諾不會再犯,然後以「人誰無過」原諒教會。若教會照辦,縱使最終獲原諒,卻等同承認自己是「會犯錯的人」,與本篤十六世欲把持的「天主絕對權威」背道而馳。
結果教宗只作不慍不火的道歉,但涉嫌狎童的教士至今未被法辦亦未被逐出教會。此舉既未滿足俗世,「天主絕對權威」亦未彰顯,教會聲望怎不跌至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