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入風雲:稅收與生產值

財政預算估不準是意料中事。因為做預算很難真的估得準,反正估中的機會不大,那就不如預算做得保守一點,多了盈餘的批評,一定不如多了赤字般嚴厲。

盈餘有多少,現在去估的意義不大,皆因大局已定,只是早知與遲知而已。事實上,近年對預算案的討論,已經不再糾纏在估得準不準的問題,而是盈餘應該怎樣用。

香港政府的理財哲學一直是非常謹慎。這不只反映在收入的預測,在支出方面也是小心翼翼!《基本法》固然對此有一定規範,但當中的說法其實是建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成規範例。

《基本法》要求量入為出,要求增加要與本地生產值相適應。故此,編製預算時,都會傾向保守,尤其是經常性支出,都是非常小心,結果就是在經濟好景時稅收大增,盈餘升到千億。面對政治壓力,這些盈餘就只好還富於民,派糖的由來大抵如此。後來,政府年年派糖,社會就有聲音要求增加經常性開支,而不要年年派錢。

支持的論點就是盈餘不是間歇出現,而是持續出現。年年有盈餘,代表稅收不是偶然增加,而是形成一個新結構和形勢。簡而言之,就是香港的經濟規模增大了。

看過去十年的數字,香港稅收的增加比生產值增幅為大,這是一個持續的現象,導致預算以生產值增長來計收入,然後定下支出,結果便出現稅收增多,大幅盈餘的情況。因此,《基本法》中所謂與本地生產值相適應的說法要小心演繹,而不能死板地理解為以同一百分比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