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財政懸崖」過了嗎?許多人士說推後了,似乎問題不大了。但是,也有人說是癌症,沒救了。由於聯繫匯率鎖住了港元,所以對於美國的財政狀況,香港人不得不關注。
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短期調高國債上限的議案,允許美國財政部繼續發行國債,以維持聯邦政府運營至五月十九日,這是美國國會兩黨一個月內第二次就推遲債務問題解決方案達成時限,但這只是推遲一直沒有得到解決的老問題。
前年五月,美國逼近當時十四點三萬億美元的債務上限時,就已經發生了「債務上限」爭吵,一吵就是兩年。為甚麼不能直接把債務上限提高到一個很高的水平或者乾脆不封頂呢?原來,拖債還是要還的,美國兩黨爭吵的核心其實是「怎樣收稅夠還欠債」。
現在,美元的發行機制是,美聯儲從財政部購買國債,財政部由此得到美元;而財政部支付國債收益的擔保,則是未來的稅收。也就是說,美元現在的基礎是國債,國債的基礎就是稅收,這正是美國當前賴以維生的方程式。
事實上,美國聯儲局之前推行「量化寬鬆」政策,收購金融體系的「有毒資產」,已用光當時的國債發行額度,之後若再推行就得加稅。不過,目前美國加稅空間已近極限,不能加稅,就是說要再大規模「印鈔」已經不可能。
美國現在的負債已超過八十六點八萬億美元,更恐怖的危險是,○八年「有毒資產」爆煲,聯儲局購買只是將合約到期推後五年,也就是說今年「有毒資產」合約到期將再現高峰,而美國政府卻難以再大規模「印鈔」救市。怎麼辦?沒辦法那就金融崩潰,能不(目及)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