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魚有益健康,但慎防吃着比水銀更毒的甲基汞含量偏高的吞拿魚、金目鯛及劍魚等體形較大海產。食物安全中心根據香港首個總膳食研究進行分析,昨公布結果顯示,一成一本港適齡生育婦女,甲基汞攝入量超過世界衞生組織每周可容忍攝入量,若她們懷孕,有機會導致胎兒日後的認知、記憶及小肌肉活動等多種能力受損。港人整體甲基汞攝入量在有相關研究地區中排第三高,僅次於葡萄牙及日本。
食安中心根據港人食物消費模式選出一百五十種食物,然後檢測食物不同物質的含量,涉及一千八百個一○年三月至一一年二月抽取的樣本。今次報告分析本港成年人從膳食中攝入鋁、銻、鎘、鉛、甲基汞、鎳及錫等七種常見金屬污染物分量。
甲基汞是水銀的一種,按市民進食次數及分量,發現消費量被視為一般及高水平的兩類市民,從膳食中攝入甲基汞的分量,佔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及世衞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的每周可容忍攝入量,分別為兩成二及八成二,不會有健康風險。
食安中心指出,成人每周每公斤體重攝入約三點三微克甲基汞不會有風險,但為保障胎兒健康,世衞對孕婦每周可容忍甲基汞攝入量較一般人嚴謹,即每周每公斤體重一點六微克。
若按此標準,本港的研究顯示,約百分之十一的本港育齡婦女、即二十至四十九歲女性,在日常飲食中甲基汞攝入量超標。按年齡劃分,高消費量婦女以三十至三十九歲組群的甲基汞攝取量最高,每周達每公斤體重二點五微克,超標五成六。
按食物分類,在穀物、肉類、蛋類、魚類、混合食物及調味汁六個項目共二百零四個樣本中,魚類平均甲基汞含量最高,達每公斤六十八微克,平均數較其他五項食物高六十多倍。在七十六個包括十三種魚類的樣本中,吞拿魚(金槍魚)樣本的甲基汞平均含量為三百三十微克。但食安中心稱,所有樣本的甲基汞含量未有超出食品法典委員會標準。
根據研究結果,食安中心認為港人攝入甲基汞的主要來源是魚類及海產,強調食物中的甲基汞不能透過烹調降低,因此提醒市民保持多元化飲食,而孕婦、計劃懷孕婦女和幼童等容易受甲基汞影響群組,選擇魚類時應避免體形較大的捕獵魚類或其他甲基汞含量較高的魚類,如吞拿魚、劍魚、金目鯛及旗魚等。
1.問:甲基汞如何影響人體健康?
答:孕婦進食含甲基汞食物,胎兒會攝入甲基汞,曾有研究發現會影響兒童認知能力、記憶力及小肌肉活動能力等。
2.問:除今次檢測的魚類外,哪些魚類甲基汞含量會偏高?
答:鯊魚、劍魚、旗魚、橘棘鯛及大王馬鮫
3.問:其他海產甲基汞含量如何?
答:蝦、龍蝦、蟹及蠔甲基汞含量雖一般較低,但經常大量食用,甲基汞攝入量可能偏高。
4.問:烹煮可減低魚類甲基汞嗎?
答:不可以,甲基汞含量不會因製成罐頭或冷凝等加工而降低。
5.問:餵哺母乳婦女吃魚或飲魚湯安全嗎?
答:安全,母乳可能含有的汞分量不高,餵母乳益處遠超母乳含小量汞的風險。
6.問:一星期內大量進食了魚類會怎樣?
答:不會顯著改變體內汞含量,可在下一、兩星期減少吃魚,關鍵是均衡飲食。
資料來源:食安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