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不少年輕人透過智能手機應用程式結識新朋友,但部分程式陷阱多,有心人可利用地理位置鎖定及結識附近陌生人,程式系統又可隨意讀取用戶的通訊錄和相簿,造成用假身份騙財騙色事件。有家長團體坦言對交友程式一無所知,需加強與學校合作,加強教育年輕人勿誤信網上資料。有中學校長表示,現時校園多關注網上欺凌,較少涉足交友陷阱,希望當局增撥資源推行有關教育。
香港青聯科技協會主席楊全盛表示,一些程式容許用戶快速搜尋附近陌生人,部分標榜該程式是最多女生和最多真實照片的平台,有些更讓用戶在未得批准下,瀏覽其他人相簿和個人資料,私隱設置極度不足,其中內地的交友程式私隱度較低,他說:「系統可存取你通訊錄,你設定咗唔畀人睇,都未必真係冇人知。」倘若年輕人上載太多個人資料和私人生活照片,更易成為騙徒的目標。
楊全盛指,程式的身份認證未必真確,因騙徒可下載其他網友照片作個人照,隨時可偽裝為十七、十八歲少男少女到處「獵友」,為防他人起疑,更定期更新資料,提醒青少年勿輕信。
大埔區家長教師會聯會會長何主平稱,最近有人冒充婦科醫生騙取多名少女的裸露照片,然後強迫性交,事件令人震驚及匪夷所思,他坦言不少家長對交友程式無認識,未來需為家長提供講座,加強教導子女。中學校長陳漢齡表示,現時並非所有學校有性教育課程,建議當局增撥資源培訓老師,教學生防範交友陷阱,相對事後補救措施及輔導更有用。立法會議員葛珮帆希望警方公布網上交友騙案數字,讓公眾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