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私家醫院糊塗帳愈揭愈多,審計署發現多間私院未有按規定將全數盈利撥歸醫院發展,反而發明多種「蠱惑招」轉移利潤,例如以「捐款」名義贈予有關連的公司或與主辦團體相關的機構,其中聖德肋撒醫院於兩年內將三億元轉交所屬教會,又捐款近兩億元予教會屬下公司作慈善之用,浸會醫院亦曾捐款五百萬元予一間相關公司,用作「提升醫院形象」。
審計署發現,四間以優惠地價獲批用地的私院,近年營運獲利。聖德肋撒醫院兩幅用地是當年以一千元象徵地價批予聖保祿女修會,條款列明教會不可分取利潤,盈餘只作慈善。審計報告披露,聖德肋撒醫院於○九及一○年,先後向聖保祿女修會支付共三億多元,佔醫院兩年盈餘約兩成二,亦有向教會屬下的公司捐款約一億八千萬元。衞生署一直沒監察,今年初才首次查詢醫院,獲覆捐款是改善醫院設施及照顧弱勢社群。衞生署其後向審計署表明,會進一步要求醫院證明上述款項只用於醫院發展及慈善。
播道醫院曾批准一間牟利聯營公司在院內開設專科中心,公司共廿八名股東,醫院佔三成一股權,過去六年該公司已派發三次股息,院方稱所得利潤已再投資醫院一般經費。另寶血醫院涉嫌將醫院部分用地分租予不同醫療中心營運,涉及中醫藥、復康、化驗及激光美容等服務。
醫學界立法會議員梁家騮認為,部分私院將盈利轉移到相關機構,名義上是購買器材及藥物,惟若金額巨大且高於市價採購,便有利益輸送之嫌,衞生署及稅務局應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