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立法會多名議員批評政府推出的房屋措施,未能解決當前房屋問題,指遠水救不了近火,有議員歸咎曾蔭權七年「不作為年代」,明知土地供應短缺也不肯賣地,最終影響到市民。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承認,落實活化工廈改裝為「過渡性住房」的措施,與期望有落差,當局正研究從行政措施處理。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及房屋事務委員會聯席會議,昨討論政府推出的房屋和土地供應措施,議員陳偉業指出,本港過去建屋量不足,樓價創歷史新高,認為現時的房屋問題乃四十年來最嚴重。陳茂波回應說:「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議員謝偉俊稱:「曾蔭權七年不作為年代,令情況惡劣好多!」石禮謙也認為,房屋問題存在已久,早在○六年土地供應短缺,但政府遲遲不賣地。
活化工廈方面,陳茂波承認,工廈改裝為「過渡性住房」,落實與期望有落差,因工廈多用盡地盤面積,若改作住宅用途,為要符合消防安全、採光、空氣流通等要求,原本面積便會大打折扣,當局正研究從行政措施處理。
多名議員又認為,每年興建一萬五千個公屋單位,不足以應付廿萬輪候冊申請人,要求政府增建公屋。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承認,公屋建屋量落後於需求,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將作全面評估。
此外,有指港鐵黃竹坑站設計將會還原,單位數目由四千一百個增至最初建議的四千七百個,當中限呎單位亦相應增至九百個,項目預料一五年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