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明鏡:中日鬥誰挺得住?

自九一一日本野田政府將釣魚島「國有化」以來,中日角力不斷升級,很快就從民間的示威遊行上升到國家與國家的對抗。當前,中日實際在三個層次展開角力,首先是在釣魚島十二海里領海內雙方公務船進入執法,相互凸顯「實際控制」;第二,在國際外交舞台爭取支持;第三,在經濟領域角力。

三禪認為,在第一第二層面比較明朗。在釣魚島海域執法,中日公務船都進入但是避免發生衝突,擦槍走火。而在國際舞台,多數大國包括美、俄或採取中立立場或不表態不選邊,預計這個狀態會持續長時間,也就是國際社會抽身看中日相爭。因此,未來中日在經濟領域的角力更為重要,誰挺到最後誰笑到最後。

這點,日本似乎比中國焦慮一些。主要表現為兩點,其一,日本輿論開始做中日相爭中國損失更大的宣傳。其二,日本廠商叫苦,說損失明顯。

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家電和汽車在華銷售更受「購島鬧劇」影響,以雙位數字下降。日本共同社稱,十月共有一百一十八家日本企業調整了二○一二財年銷售收入預期。

相信,中日雙方都很難準確統計釣魚島爭端以來經濟受損的準確數字。事實上,中日當局都沒有真正開打經濟戰,所謂家電和汽車銷售下降,主要還是民間行為不是政府行為。如果中日真的互相經濟制裁,不但雙方互傷,而且世界經濟都會吹起十二級冷風。三禪直覺,經濟戰可能中國受傷更大,問題是中國幅員遼闊、迴旋空間大,抗壓力和承受力都強於日本。八年抗戰那樣惡劣的境地都挺得住,並取得最終勝利,如今定不會「先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