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科考生讀死書

新高中最具爭議的通識教育科着重分析以及融會貫通,但考試及評核局昨出版的中學文憑試《考試報告及試題專輯》(下稱「考試報告」)揭示不少應考通識科考生「讀死書」,他們雖然大致熟悉課程議題,卻未能掌握背後概念,導致答案欠缺深度及流於片面與單一。不少考生亦未能概括數據反映的重心,錯誤闡述數據及解題。其中資料回應題中,考生回答本港政治組織一題表現最差,不少考生只能道出政黨工作及在立法會的表現,但就不認識香港政府的結構及組織,無法回答政黨如何影響政府管治效能,令答案文不對題、含糊不清。

考評局公布明年將有七萬一千名日校考生應考文憑試,與今年應考人數相若,但自修生則較今年急增八倍至九千多人,估計當中不乏重讀生。考評局指明年應考考生主要修讀兩個選修科,修讀三或四個選修科則明顯減少。該局昨出版首屆文憑試考試報告,各科按試卷及題目分析考生表現,供老師及學生參考。

綜合及歸納數據欠理想

首屆文憑試通識教育科合格率雖達九成,但報告指出不少考生需在綜合及歸納數據方面多下工夫。資料回應題中,考生作答第三題政治題的表現最差,不少考生描述個別政治組織的資料數據,但未有全面分析港人對政治組織的看法。該試題亦要求考生解釋本港有不同政治組織如何影響政府管治效能,考評局高級經理——評核發展(通識教育)盧家耀指不少考生只列出政黨工作以及在立法會的表現,未能回應題目說明兩者關係,亦不應只論述個人立場。

根據考評局網頁最新上載的考生示例,有考生作答指港人對政治組織傾向負面,並以社民連成員曾於立法會「掟蕉」行為引起市民反感作例子,考評局評語指,考生簡單指出港人不滿政治組織表現,沒有利用數據闡述,加上只就其中一個因素解釋,答卷只能評為二級。

無相反論點及分析論據

考生主觀性作答通識題是另一通病,報告指考生作答時未有考慮相反論點,令答案流於片面,未有比較及評價不同論據。延伸回應題中,考生表現最差的是有關本港興建第三條跑道的議題,題目要求考生比較整體社會及個人利益的重要性,有考生只回答單一立場,未有比較,亦不懂得將作答案提升至基本運輸建設的層面。

不少學校已備戰第二屆文憑試,中華傳道會劉永生中學通識科主任郭潔嫻指基於首屆考試經驗,發現考生對於短時間分析大量數據感困難,為加強考生對概念理解,今年將減少一個校內試,增加跨單元課堂,讓學生學會融會貫通。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