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議員互選事務委員會正副主席,建制派與泛民主派兩大陣營壁壘分明,對抗情緒高漲,雙方合作基礎薄弱,影響未來立法會的審議工作,對行政與立法關係也會帶來極多變數。
在二十二個委員會中,建制派合共取得十八個主席位置,部分更連副主席也由建制掌控,泛民只得四個主席位置,難怪泛民極度不滿互選結果。火藥味甚濃,兩派衝突的火頭早種,前景難以樂觀。
兩個陣營對碰,所謂「後欄失火,殃及池魚」,政府法案上會,表面看會得到建制派護航,尤其是委員會主席掌握主導權,就議題設定、開會時間,以至委員發言次序等,佔有明顯優勢,不過一旦遇到泛民委員的不滿,以拉布手段或冗長發言挑戰審議程序,政府法案還是寸步難行。
特首在立法會闡述施政理念時,表示暫時無意討論架構重組問題,暗示擔心立法會六月聆訊的經歷再次重演。激進派議員早已揚言,新架構方案上會,肯定會再搞拉布。
特首認為過去三個月,政府運轉正常,部門間的合作亦漸上軌道,所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必自尋煩惱。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建制派議員出掌委員會主席的位置,也不等於對政府有利。「長者生活津貼」計劃,由工聯會的陳婉嫻(任福利事務委員會主席)主持審議,令政府擔心或會節外生枝,可見行政與立法關係難脫緊張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