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玩樂器 治癡呆症

「我依家住係九龍將軍澳,寶琳北路……」三十二名老年癡呆症長者,去年參加名為「眾樂樂」的音樂治療計劃,唱出以生活情景為主題的歌曲,大部分長者的認知能力有提升,心境更明顯變得開朗,為此症的非藥物療法提供創新的選擇。此套糅合音樂元素於現實導向及緬懷治療的治療計劃,由香港聖公會將軍澳安老服務大樓的音樂治療師、職業治療師及社工等共同研發,團隊已出版《眾樂樂》實務手冊,為其他社工及治療師提供教材。

創新的「眾樂樂──糅合音樂元素於現實導向及緬懷治療」計劃,邀請三十二名患輕度或中度老年癡呆症長者分為四組,參加每周一節、每節一小時的音樂治療小組,為期三個月,以歌曲提醒長者有關時間、地點、人物的資料,並鼓勵長者回想過往的經歷。音樂治療師為患者度身訂造廿多首以傳統節日、生活情景及美食為題的歌曲,並配合搖鼓、小木琴等樂器,幫助他們輕鬆投入治療過程。

增認知減抑鬱成效顯著

職業治療師袁瑋琪指,歌曲令患者輕鬆掌握時、地、人的導向資料,他們的認知能力有所提升,抑鬱情緒更有顯著改善,變得活潑開朗、更積極表達自己。其中八十多歲的楊伯伯,多年前中風,亦患中度老年癡呆症,平日沉默寡言,語言表達有困難,連日期、地址也答不出來,他去年完成治療計劃後,能說出基本的生活資訊,更會主動跟姑娘打招呼,自信心大大提升。

專業團隊希望《眾樂樂》實務手冊,可協助照顧這類患者的社工及醫護人員,未來兩年將計劃推廣至患嚴重程度的長者,進一步測試成效。

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陳章明指出,本港六十歲以上老年癡呆症長者約有十萬,隨着人口老化,到二○四○年患者將會增至四十萬,為本港醫療體系帶來衝擊,故有必要開拓更多非藥物療法,如音樂治療,並且培訓更多護理員,更將推動中港合作,積極研究跨境養老的可行性。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