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金:專業就是壟斷抓銀

父母望子成龍,硬要子女成為專業人士,所為何事,一個「錢」字了得;附加其他冠冕堂皇的理由,偽善不過。

又是注射流感針季節,為了提高接種率,政府由過往資助八十元,增至今年一百三十元。衞生防護中心更指今年有一千八百六十間診所參加資助計劃,超過七百一十間減了價,減幅中位數是五十元。扣除政府資助,更有三百間診所完全不收費,較上年多兩倍。

媒體年年如「發現新大陸」般,指有私家醫生及醫院「獅子開大口」,注射一支索價三、四百元。為了所謂「平衡」報道,媒體找來無法在注射流感疫苗分到半杯羹的藥劑師團體回應,於是順勢指「藥廠今年無加價,單計疫苗成本,每支不用六十元,對醫生再索價三百多元感到驚訝。接着忙不迭建議政府開放市場,讓非牟利機構以至社區藥劑師協助打針,引入競爭」云云。

醫生壟斷用藥權,當然亦要承擔最終責任,如注射疫苗或服藥後出現的後果。

因此,即使護士、藥劑師,甚至病房助理懂得打針,但只有醫生才有決定注射的權力。一如藥劑師熟讀所有藥理,但只有醫生有權處方藥物。是故,專業等於壟斷,壟斷等於財源滾滾。骨子裏,每個專業都竭力伸展自己的壟斷範圍,如護士、藥劑師都極力爭取簡單病症的診斷和處方權。

專業壟斷而能名正言順自由抓銀,還須有另一元素配合,就是我們天天高舉的「自由市場」。單憑成本六十元的流感疫苗而對醫生索價三百多元感「驚訝」,實屬幼稚。試想在租金以倍數飆升下,醫生在診所注射流感疫苗的成本是多少,如何說清?既然自由放任是香港經濟發展之王道,加上港人奉醫生專業如神明,還可怪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