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後塞血管鮮見 機會少於百分一

【本報訊】有腎科移植專家引述國際研究指,腎移植手術後鮮見血管閉塞,機會少於百分一。若移植手術失敗,病人平均需休養約一年才可接受另一次移植,期間靠「洗腎」維持腎功能。瑪嘉烈醫院腎科主管唐國隆指,過往經驗顯示,活腎移植成功率稍勝屍腎移植,但風險永遠存在。他勉勵腎衰竭病人:「千祈唔好絕望!」

唐國隆說,當腎衰竭患者腎功能僅餘一成半至兩成,可考慮活腎或屍腎移植手術。翻查過往統計發現,患者接受活腎移植一年後,腎功能仍可繼續運作的機會有九成半,比屍腎九成二略高;活腎移植患者五年後腎功能仍運作的機會為八成九,較屍腎多百分之七。

手術失敗 需休養一年再換

唐指,活腎移植需同時考慮捐贈者的健康狀況及心理因素,包括推算血管閉塞或排斥等風險:「一個人嘅風險變成兩個人嘅風險。」但屍腎數目始終供不應求,年初至今全港進行七十至八十宗腎移植手術,但仍有一千八百人輪候換腎,故活腎是另一可行選擇。國際研究發現,活體移植少於百分之一機會出現血管閉塞。

唐國隆透露,多年前遇過一名廿多歲年輕患者,先後因排斥及腎炎,進行三次腎移植才成功,當時病人已四十幾歲。他坦言,遇上罕見併發症非常不幸:「但千祈唔好絕望!」

伊院腎科顧問醫生周嘉歡指,每次進行移植手術前會詳細分析供體與受體的身體狀況,包括觀察血管粗幼或彎曲程度,預算手術難度。但血管過幼不等於不可做移植手術:「小朋友血管都好幼,視乎外科醫生對手術的信心。」她說,病人若術後出現排斥或併發症,一年內不宜再換腎,直至免疫系統改善至可接受水平。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