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隧分流 紅加東減可行

紅隧塞車一直是本港運輸系統的「死結」,港府○八年委託顧問研究三隧分流方案後提出「紅加東減」的建議,但當局憂慮紅隧大幅加價會引起強烈反響,故一直懸而未決。由於紅隧塞爆情況始終未改,近年市民及運輸業已自行分流到東、西隧,其中收費最昂貴的西隧,去年的士及重型貨車的流量,便較五年前分別急升約四成及一點四倍,顯示不少人願意「花錢買時間」。有學者認為,「紅加東減」是調節車流的可行方案,相信市民亦會接受,港府應主動與東隧商討,盡快達成共識以解決塞車問題。

港府多年來一直未能解決三條隧道流量不均的問題,運輸及房屋局回應指,去年就顧問研究的建議完成公眾諮詢,不少意見認同需調整隧道收費,才能有效改善三隧的交通流量分布,但亦有不少意見關注過大幅調整紅隧收費,會加重市民及運輸業界的負擔。故該局仍在研究如何就顧問提出的各個收費方案作出調整,以令影響減至最低。

的士客避開塞爆紅隧

本報分析各條隧道的車流量卻發現,市民的乘車習慣及運輸業界的行車模式原來早已轉變,不少人為避開「塞到爆」的紅隧,都願意多花隧道費轉用東隧或西隧。以的士為例,去年共有一千一百八十多萬架次使用紅隧,較○七年減少百分之一點八,但使用東、西隧的總架次,去年分別高達五百四十多萬及五百六十多萬架次,比○七年急升兩成四及近四成。

除了的士乘客,運輸業亦願意「用錢換時間」,去年分別有逾十三萬及十一萬架次的廿四公噸以上重型貨車,經東隧及西隧過海,比○七年分別上升八成四及一點四倍,升幅驚人。(見表)

個人遊購物遊玩爭分秒

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的士司機分會主任杜燊棠表示,近年的士乘客為免塞車,都不介意用東、西隧,尤其近年自由行旅客增加,他們為了爭取時間遊玩購物,更加不介意多花數十元隧道費。落馬洲中港貨運聯會主席蔣志偉亦指,近年油價急升,業界為了減省燃油開支,必定會選擇較暢順及路程較短的路線行車。

理工大學土木及結構工程學系副教授熊永達認為,「紅加東減」是可行方案,但因今年適值政府換屆,未有積極處理,當局應盡快主動與東隧商議調價方案。他認為,雖然東隧已就加價事宜訴諸仲裁,但不應因此擱置三隧分流的計劃。

記者劉偉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