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大前的權力鬥爭無論怎麼錯綜複雜、詭異激烈,今後政治局常委會無論是七人還是九人組成,習近平和李克強的「王儲」和「相儲」之位似乎都是不可動搖、沒有懸念的,也即是說他們二人必續任常委、必是總書記和國務院總理,十八大之後必是「習李體制」,和十六大時形成「胡溫體制」一樣。
不過,在王立軍和薄熙來事件之前後,李克強、習近平的位子是否穩固,是否受到挑戰,卻是「出現狀況」的。那時,外界盛傳李克強的「總理未來」可能被副總理王岐山取代,李則出任人大委員長。這個盛傳被繪影繪聲出於四點原因:一是李克強能力遠不如王岐山;二是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看好」王岐山,認為和他打交道「比較痛快」,同時,中共黨內特別是國務院系統的上層也普遍認為王岐山更適合當總理;三是江老爺子一系「背後發功」要求換人,得到溫總暗許;四是傳出李克強雖然在九大常委中年紀最輕,但身體欠佳、精力不濟。
這些傳言大約半年後被打破。李克強去年下半年相繼訪港和在亞博會亮相,規格甚高,率團規模是「準」總理架勢,大家遂知李克強已走出「危局」,地位穩固了。
接下來,沒過多久便發生王立軍、薄熙來事件,把習近平扯了進來。外界大肆議論習近平和薄熙來的關係,議論他早在二○一○年「視察」重慶,就大力讚揚薄熙來的「唱紅打黑」和「重慶模式」。這時又有「政治謠言」傳出,說是薄熙來「勾結」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要在十八大後「廢掉」習近平,十八大前則有計劃「發動兵變」。
然而,習近平對薄熙來事件和種種「謠言」的態度,始終雲山霧罩、高深莫測,外界全不知情,只知他的王儲地位更加堅如磐石、牢不可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