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衝突多 76%學生曾受害

【本報訊】學校是社會的縮影,校園生活不愉快,對學生的精神健康亦有長遠負面影響。家庭福利會的調查發現,校園人際衝突發生率偏高,七成六受訪中小學生曾是言語、或社交或身體衝突的受害者,六成人亦稱曾在有關不同層面傷害同學。

家福會今年初以問卷訪問逾一千五百名小四至中三學生,發現單是曾受言語傷害者有近七成人,曾受社交或身體傷害者,則各有逾四成人;另約五成人曾以髒話、嘲笑等言語傷害其他同學,三成三人在校內曾排擠同學或在朋輩間散播不實謠言,逾兩成人更曾傷害同學身體。調查亦顯示,校園人際關係衝突的高峰期為小六及中一,約八成人面對人際衝突時,會嘗試作出改變與對方和解,逾七成人則會向朋友尋求建議。

長受欺凌致憂鬱

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陳季康指出,學生由小六升中一,因環境、教材轉變,須面對適應問題,容易結交行為有偏差的朋輩、或受校園氣氛等危機因素影響而成為欺凌者,在校園長期受攻擊的學生,其自尊及自我效能會逐漸下降,甚至出現憂鬱症狀。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