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金:港中排斥 重重矛盾

自落實個人遊與一簽多行,上水港鐵站一帶由早至晚總被千計水貨客包圍,困擾北區居民日常生活。有網民於是發起「光復上水站」行動,數百人響應,高呼「保衞家園」,舉起「我愛彩園」、「香港人主場」等標語。

這是繼「蝗蟲」論、圍名店事件後,中港兩地居民再起衝突事件,究竟這是純粹資源利益之爭,還是兩地文化巨大差異所致,抑或港人內心重重矛盾?

說到水貨客,向來是部分港人謀生之道。但個人遊實施後,內地水貨客逐漸染指這行業,由於他們掌握客源及實際市場需要,再配合自由進出香港,造成與港人競爭。更因便捷理由,水貨集散地由羅湖站轉至上水站,造成所謂北區「淪陷」。

有人說,內地水貨客來港採購,至少可帶旺該區零售業,但問題誰是最終得益者?只有提供店舖的大業主和提供貨源的大企業賺個盆滿缽滿。由於生意興旺,自然帶動租金上升,大業主可以疊起雙手,坐享其成。港貨受陸客歡迎,主因是質保與真品,但貨源幾乎被大企業壟斷,一般小商戶難與匹敵,換言之,小商戶及員工只有苦幹的份兒,賺回來的大部分已進貢給業主及供應商,充其量只是賺取一份微薄薪金,卻未能分享生意好帶來的實質成果。

至於最大受害者,當然是北區居民,不僅物價貴了,且經常缺貨,加上周邊環境生態轉差,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作息。

解決目下問題,絕非用「中國人滾回中國」這等意氣說話,或完全行不通的「一日一行」;而是港人須深思:我們究竟要怎樣的生活?又要經濟發展,又要自主獨立……最後只會一無所有。記得在台灣一條小街的一間小店,門外掛着一張字體秀麗的紙牌,寫着「陸客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