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情:政治解碼:分餅遊戲 空前激烈

立法會是一個不見血腥的政治鬥獸場,爭名奪位才是議會森林的常態,換屆選舉才剛落下帷幕,另一場明爭暗鬥又拉起序幕,這就是立法會內各個重要委員會正、副主席位置之爭。

常言道,先小人,後君子;政黨瓜分委員會主席的傳統做法,卻恰恰相反,是先君子,後小人。大小政黨先來一場全盤協商,太公分豬肉,分不勻了,才進行選舉,以鬥人頭方式解決。諷刺的是,泛民經常強調競爭,批評協商行為有違民主精神,但在這場議會分餅仔遊戲中,泛民屆屆都有份插上腿。箇中原因不言自明,在議會鬥人頭,泛民必敗給建制派,但又不甘放棄爭名奪位,故便要放棄他們口中的「民主」原則,與建制派圍聚起來分豬肉。

議員這麼熱衷於這場分餅仔遊戲,皆因席位有價。撇開立法會主席不談,就算是內會、財會、政府帳目委員會或各個事務委員會的主席,一般皆擁有較高曝光率,議員能保持高人氣及江湖地位,便更有利四年後競逐連任。當然,部分委員會主席位置的競奪格外激烈,自有另外一層原因,就是委員會主席手握主宰議程大權,西環及港府為防泛民偷襲,於是要建制派死守這些位置,不讓落入泛民手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牽涉政改的政制事務委員會主席的位置,便一直緊緊握在建制陣營不放。

按這個邏輯推斷,泛民與梁振英政府壁壘分明,今年這場委員會主席爭奪戰勢必空前激烈,不僅內會、財會、政府帳目委員會等傳統戰場兩兵對壘,甚至一些以往沒有競爭的事務委員會也隨時兵戎相見,例如教育事務委員會。國民教育至今風波不息,泛民必在議會繼續纏咬,教育委員會隨時變成「人民廣場」以外的另一個新戰場,故建制派必定守住教育事務委員會,令主席位置之爭趨向白熱化。

王俞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