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金:貨幣寬鬆錯就錯

華爾街大鱷聯同政客蓄意興風作浪,加上當局監管不力,最終弄成二○○八年環球金融海嘯;儘管聯邦政府先後推出兩輪量化寬鬆政策,試圖力挽狂瀾,但至今經濟依然疲弱,失業率照舊高企,落重藥顯然不奏效。

看來,美國經濟已走近懸崖邊,快撐不住了,聯儲局認為若不趕快出手,勢將下滑,一旦影響國家評級下調,未來復甦之路更加艱難,於是推出第三輪量寬,錯就錯。

先後推出兩次量寬,最大的實際效果只是穩定金融體制和大幅擴張商業銀行的準備金,卻沒有同時創造相應規模的貨幣供應和信用增加,幫助實體經濟。

結果,商業銀行寧願將超額準備金存在聯儲局收取低息保本,也不願冒風險放貸,各行各業在缺乏融資下,根本難以做生意,遑論製造就業機會。

換言之,聯儲局「放水根本無助資金流動,實際的經濟效用是通縮多於通脹」。

可見聯儲局已迹近藥石亂投,第三輪量寬扭曲更嚴重,以所謂「開放式」推行,即按經濟復甦情況決定每月買債規模,約四百億美元,但不設期限。此外,更將低息環境延長至二○一五年年中。

現時短期息口已近於零,但是銀行仍不肯借出款項,藉口是市場風險仍高。已有經濟學家看不過眼,因聯儲局保護銀行多於保護民眾,建議直接買入按揭抵押證券,以減低銀行風險,從而刺激有關行業復甦,創造就業。

事實上,量寬措施是人為地製造長期低息環境,對依賴收息維生的儲蓄人士極不公平。況且,將存款者資金廉價轉至銀行和投資者手上,是極不公平的財富轉移,既剝削儲蓄人士,但又不一定有利企業投資,結果導致游資再度氾濫,製造資產泡沫,禍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