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故事:從趣味中 學習本土文化

為何中秋節大坑會有舞火龍?火龍由甚麼製成?龍身又有多少節?相信很多港人都未必知道,更何況是聽到「歷史」便悶到掉頭走的年輕人。為增加新一代對本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認識,有團體申請基金撥款,設計出一系列活動,如教做平安包,帶扒龍舟、看製作火龍等,希望大家從趣味中學習本地獨有文化。

「真係唔講唔知,一條火龍有三十二節,由大麻繩、米仔草及鐵線紮成,用米仔草紮貪佢容易插香,至於紮火龍前要先拜神,火龍舞動前,亦要先用客家話開光,三晚舞龍儀式完成最後一夜,就要把火龍丟入銅鑼灣避風塘,象徵把龍送歸天。」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執行總監劉國偉侃侃而談大坑舞火龍。

申請撥款推廣 實地考察

不過,劉國偉坦言,要新一代「坐定定」聽歷史文化,往往左耳入、右耳出,吸收有限,故講解後如能加入實地考察,親身感受,便會容易牢牢記着。

原本在香港理工大學就讀工程學的劉國偉,畢業後對香港歷史文化產生興趣,轉往報讀相關碩士課程。他眼見港人新一代對本地文化認識愈來愈「表面」,便於去年長洲太平清醮、大坑舞火龍、大澳端午「龍舟遊涌」,以及香港潮人盂蘭勝會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後,向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申請撥款推廣文化。

參與活動免「生吞歷史」

過去一年已舉辦四次活動,並愈來愈多年輕人參加,甚至有父母帶同子女一同前往。每當帶領大夥兒外出考察時,劉國偉聽到參加者說出「原來係咁」時,內心都有說不出的喜悅,因這反映大家並非「生吞歷史」,是經過興趣吸收學習。

劉說:「香港變得好快!囝囝只有三歲,好擔心到佢十歲八歲時,本地好多文化都消失,所以做父母要珍惜及保存現有文化!」他透露,為培養兒子對文化認識,早前特別買了平安包印章給兒子把玩,兒子很是喜歡,故待他大些,當有學習本地文化機會,便會帶他參與,讓他知悉活在甚麼地方,和其他國家地方又有何不同。

圖:葉華英/文:杜寶琪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