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慧琪報道】颱風過後滿街塌樹,港府當局護理樹木的能力備受質疑,隸屬發展局成立了兩年的樹木管理辦事處亦成箭靶。樹木辦總監周錦超承認,從內地購入的樹苗泥膽過細,頭重腳輕容易被強風吹倒,加上種樹時無預留足夠空間讓樹根伸展抓緊泥土,成為塌樹兩大原因。他說,日後採購樹苗時會嚴選泥膽大的樹苗,亦會嘗試將不同生長速度的樹木相間種植,日後移除「早死」的枯樹便可提供空間讓生長速度較慢的樹木成長。
強颱風「韋森特」今年七月襲港帶來十號風球,官方報告有九千五百棵樹木倒塌,包括四棵古樹,另有兩棵古樹亦因搶救無效被斬。周錦超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留意到從內地購入樹苗的泥膽,不少只較樹幹闊兩吋,甚至與樹幹直徑一樣大,種植後樹根抓土慢,上重下輕「一吹就冧」。他亦認為本港可考慮採用混合種植,即將快大的樹種「穿插」於生長慢如樟樹的樹群中;由於快大樹種,一般樹齡三十至五十年較短,期間可透過修剪或移除,以騰出空間予生長慢的樹木延伸樹根。
周指本港的樹木管理及樹藝經驗尚短,業界的流失問題嚴重,一下子引入考試認可制度不切實際。每個風季前部門會為每棵樹進行「體檢」,今有三千四百棵樹經修剪、除蟲、扶正及加建纜索或支柱等治療後,驗身仍然「肥佬」需移除。
香港大學地理系講座教授詹志勇指,樹苗泥膽要夠大是最基本的要求,難明樹木辦現在才醒覺,「香港無(樹木)法可依,過去各師各法。其實只要簡單訂明,唔合規格的泥膽就唔畀種,已經解決。」
環保團體「長春社」總監蘇國賢亦認同,將不同生長速度的樹種在同一處,快大的一棵樹或會「吸晒」泥土養分,其茂密樹冠長高亦會阻擋下一層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