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金:劏房之都 投資之道

已舉家移民外國多年的朋友熱愛彼邦生活,貪其地方大、空氣好、生活有選擇,豐儉由人,所以鮮會返港。最近回港探老朋友,每天讀報,不勝唏噓說:「香港的生產總值年年增長,已躋身富裕地區之列,何解好像行路打倒褪,處處湧現劏房,好像時光倒流至五、六十年代。」

不少戰後在港出生的一代都住過板間房,但逾半世紀之後,當通街都是名貴房車、高級食肆大排長龍、放假外遊人士逼滿機場大堂、新電子產品面世即其門如市之際;環境惡劣的劏房竟然充斥這個小城每一角落,由舊唐樓伸延至新市鎮私樓。

很多人說,劏房近年應運而生,乃因市場需求所致,這顯然是以資本主義為依歸的辯說。

事實上,供求關係從來是受人為操控,且更多時候是由官與商合力炮製「供求關係」。

自○三年後,公私營的建屋量相繼減少。但隨着人口及自然需求增長,如結婚、移民、自立等因素,房屋需求不斷累積;但政府卻一直無動於衷,沒有採取適當措施來增加供應,包括撥地、賣地、加快建屋等,來解決實際需求。十年之後,求過於供屬意料中事。

遙遙無期地等,惟有自己想方設法解決。

只要有人想到第一條橋──投資劏房,以過去板間房為藍本,找出「發達之路」,自然有人跟風,逐漸就會成行成市。

當輿論不斷「吹噓」業主經營劏房的租金回報達六點九厘,勝過以完整一個單位出租,投資劏房自然變成很多人的首選;於是有劏房局長夫婦持大角咀劏房、有火燒花園街後重建改裝成劏房,以至名牌私人屋苑及居屋,有理無理都改建成劏房出租,以求賺盡。人人見錢開眼,劏房有價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