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下巴兜兜」是下門牙與顎骨過度突出、俗稱「倒嗑牙」的明顯徵狀,亞洲人較常有此問題。本港約有一成半人長有「倒嗑牙」,有牙齒矯正科專科醫生指,「倒嗑牙」不僅影響儀容或發音不正,嚴重甚至會令牙齒嚴重磨蝕,推算有近三成患者同時有牙齒磨蝕,造成蛀牙及牙齒缺失問題。醫生提醒家長可在子女七歲起留意他們的牙齒生長,若發現上排門牙非蓋着下排門牙,應盡早求醫,有需要可箍牙改善。
當下門牙往前凸出,咬在上門牙的前方,無法作正常咬合,便稱為「倒嗑牙」。牙齒矯正科專科醫生岑美恩指,「倒嗑牙」有顎骨性與齒源性之分,下顎骨生長過盛而前凸或上顎骨發育不足而後縮,都屬顎骨性倒嗑牙;若上下顎骨發育正常仍有「倒嗑牙」則屬齒源性。岑指,上下排牙齒差距太大無法切斷食物,如要用臼齒將即食麵咬斷,牙齒難清潔易藏污垢,加速臼齒珐琅質磨蝕:「仲要一爛就成排牙咁爛。」她按臨床經驗指,「倒嗑牙」患者中約有兩成人同時有蛀牙或珐琅質磨蝕情況,需先處理蛀牙,再作矯齒療程。
岑美恩說,如下排牙齒與上排距離多於二至三毫米便屬「倒嗑牙」,曾有一名十九歲少女因「倒嗑牙」,牙齒距離逾一厘米,情況嚴重,要「箍牙」配合顎骨手術治理。不過,一般患者以箍牙改善,包括固定式內箍、外箍或隱形牙箍,僅約四分之一患者需做顎骨手術。她又說,不論進行箍牙或顎骨手術,醫生治療前都會分析患者的發育情況,七歲以後才可進行矯齒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