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嬰幼兒碘攝取不足,或會影響腦部發育。中文大學兒科學系教授韓錦倫解釋,碘是製造甲狀腺賀爾蒙的主要元素,甲狀腺對嬰幼兒十分重要,若嚴重缺乏碘,會影響他們的大腦發展及智力。他指出,嬰兒缺碘多屬先天性,每二千至三千名出生嬰兒便有一人,後天性缺碘非常罕見,但他認為若奶粉碘含量不是缺乏太多,應影響不大,因嬰幼兒毋須攝取太多碘,日後可在其他食物中補充。
醫院管理局病理學顧問醫生麥永禮補充,雖然兩款日本奶粉的碘含量不達世衞的理想標準,但不等於初生嬰飲用後一定有問題。奶粉並非嬰兒攝取碘的唯一來源,他們出生前可從母體中攝取碘,又或日後轉飲母乳,以及進食其他食物如鹽、水等攝取足夠的碘。他預計,今次為嬰兒檢測甲狀腺,或有數個百分點的個案屬不正常,需轉介至醫管局兒科專科醫生跟進。
香港城市大學生物化學系副教授林漢華指,奶粉中碘含量比世衞要求少三分之一屬嚴重,因食安中心早年曾進行普查,了解港人碘攝取量是否正常,發現多數港人碘攝取量不足,甚至低於世衞標準。他憂慮若飲用的奶粉碘含量不足,便只能靠人奶,但「連媽媽的碘攝取量都不足,BB又點會夠呢?」
在旺角一間專門售賣日本嬰兒產品的店舖,昨仍有售和光堂、森永的初生嬰兒奶粉。店員表示未收到通知要回收有問題奶粉。
到來買奶粉的梁太表示,其兩歲孫女一直都食和光堂奶粉,雖然無發覺孫女有異樣,但為求安心都會帶她求診。家中剩下一罐和光堂奶粉的梁太則直言對日本奶粉失信心,會轉食其他地方出產的奶粉。
育有四歲女兒、懷着第二胎的陳太說:「女兒一直食日本奶粉,但去年日本地震,擔心有輻射,已轉食美國奶粉,加上今次日本奶粉驗出含碘量不足,十月嬰兒出生後,一定不會食日本奶粉。」但預產期十二月中的鄭太仍對日本奶粉充滿信心:「朋友介紹日本奶粉好,唔會唔敢食,過一輪先,我打算餵母乳半年至一年,之後先轉食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