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董建華及煲呔曾的十五年弱勢管治,香港政治的「數人頭」風氣盛行,港府與泛民較量,往往以遊行人數的多寡來定勝負。過去的周日,上街反對國民教育的人有幾萬之數,港府會再一次讓步嗎?直到這一刻為止,答案是:不會!
本來,按照北京搶灘九月立法會選舉的總戰略,當國民教育的爭議火頭燒到建制派選情時,一般都會被迫低頭,但這次情況有所不同。首先,消息指,將國民教育擱置其實等如取消,這已超出中央政府的底線,沒有任何妥協空間。再者,北京認定國民教育議題已被泛民騎劫,作為揮軍立法會的籌碼,如果此時讓步,反而令泛民聲勢大振,同樣不利建制派選情。
有親中人士慨嘆,國民教育風波發展至今,港府已騎虎難下,而事件發展到這個地步,亦令北京有點始料不及。如果說,國民教育是一份政治任務,這份任務應是北京給煲呔曾的。國家主席胡錦濤○七年訪港,正式向煲呔曾政府落旨,盡快推動國民教育,然而,煲呔曾拖到一○年才在施政報告提出,一拖再拖,真正落實的時間剛好落在今年港府換屆之後。
消息指,煲呔曾縮骨卸膊,故意把這燙手山芋留給下手,而他能說服北京,就是以今年踫巧是倫敦奧運舉辦年為藉口,讓國家奪金健兒來港演出為國民教育打氣。豈料,就是煲呔曾這樣一縮,整個國民教育的推動工程便落在錯誤時空之中,終於搞到今日的地步。
錯誤時空有兩個。第一,北京當時沒有人想到,梁振英會取代唐英年成為特首,梁振英本身「紅色背景」濃厚,新政府推動國民教育自然倍加困難。第二,港人本已逐漸沉靜下來的「六四」情意結突然復熾起來,尤其發生了李旺陽事件,港人對國民身份認同創下新低。在這兩個因素下,國民教育更加舉步維艱。
王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