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入風雲:政治犧牲品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評價「中國模式」小冊子時,用上偏頗二字,其實是相當到位,應該是經過一番斟酌。

正如日前本欄的分析,「中國模式」這概念仍未成熟,而且甚具爭議,對中小學生更是過分艱深,剔除這些問題之外,真的再要批評,也只能說是對外國的制度較具批判性,而最為泛民咬住不放的,就是「政黨惡鬥,人民當災」那一小段。

看到這一段文字時,所引述的資料和數字,大概都是準確的,但行文語調,其實也是似曾相識。奧巴馬總統接受CBS電視專訪中,也指出在美國現實政治中,民主共和兩黨分化抗爭,奧巴馬直認,華盛頓和四年前一樣無法有效管治。他表示上任三年來,最令他沮喪就是自己改變不了華盛頓的政風,他也承認自己低估了化解黨爭的難度。而他當了三年總統所學到的其中一點,就是所有事情的進展速度,都會比自己希望的慢一些。這裏所謂的慢一些,相信只是奧巴馬總統說得非常客氣的表述而已!

「中國模式」對外國的一些政治現象批判,其實也是實情,但予人印象就是只有批評外國,對國家的體制就持正面態度,這大概也是吳克儉局長口中的所謂偏頗。

這種偏頗本可以避免,論述站在中間,國內國外的制度都予褒貶,就不會予人口實。但小冊子的編輯可能覺得市面的基礎資料,持反共和負面的佔絕大多數,希望平衡一下,就集中批判外國政治制度,沒想到在九月立法會選舉之前,所有事情都被政治化,以為大局平衡,但小冊子就失諸偏頗,惟有成了政治犧牲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