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相似製劑 團體促完善審批

【本報訊】生物製劑是近年興起的高科技藥物,可用於治療癌症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公立醫院現有十六種原廠生物製劑,最貴每針需一萬元。有藥劑師團體指出,未來五年有九種生物製劑的專利屆滿,其他藥廠可研發類似的「生物相似製劑」,生產工序與原廠同樣嚴謹,亦須通過臨床測試,惟價錢便宜三成,每年可為醫院管理局節省三億元,令更多病人受惠。然而衞生署未有相應的審批機制,團體促請署方盡快完善制度。

規格看齊 便宜三成

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昨指,公院的生物製劑多屬安全網內藥物或專用藥物,不符資助條件的病人需自費,藥費昂貴。醫管局去年用於生物製劑的開支逾四億元,預計持續上升。他說,原廠製劑的專利權屆滿後,非原廠「生物相似製劑」將陸續面世。

相似製劑須遵守嚴格生產工序及通過臨床測試,並須持續監察藥物反應,規格與原廠製劑看齊。相似製劑便宜近三成,若醫管局引入九種相似製劑,每年可省三億元;單計四種於一至兩年後專利結束的製劑,節省資源可額外讓六百二十名病人治療,包括擴散性乳癌、淋巴癌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歐盟、澳洲、日本及新加坡已制訂相似製劑的審批機制,本港未有相關制度,現時只得一隻治療白血球減少症的相似製劑「非格司亭」去年獲批准註冊,每劑六百元,較原廠便宜三百元,個別公院已向藥廠索取「樣板」試用。衞生署認為需研究專門審批機制,崔俊明擔心阻慢相似製劑的引入進度,希望署方盡快完善制度。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